有关童年游(you)戏场面的诗句是(shi):1、草(cao)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(di)杨柳醉春烟。2、小(xiao)娃撑小艇(ting),偷采白莲回(hui)。3、蓬头稚子学垂纶(lun)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4、篱落疏疏一径深,树(shu)头花落未成阴。5、草铺横野六七里,笛(di)弄晚风三四声。6、一(yi)叶渔船两小童,收(shou)篙停棹坐船中。7、大儿锄豆溪东,中(zhong)儿正织鸡笼。8、牧童骑黄牛,歌(ge)声振林樾。
1,草长莺飞二月(yue)天,拂堤杨柳醉(zui)春烟。儿(er)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(chen)东风放纸鸢。——出自清代:高鼎《村(cun)居》
白话文释义:农历二(er)月,村子前后(hou)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(ya)生长,黄莺飞来(lai)飞去。杨柳披着(zhe)长长的绿枝条,随(sui)风摆动,好像(xiang)在轻轻地抚摸着堤(di)岸。在水泽和草木间蒸(zheng)发的水汽,如同烟雾般凝集(ji)着。杨柳似乎都陶醉在(zai)这浓丽的景色中。村里(li)的孩子们放了(le)学急忙跑回家,趁着(zhe)东风把风筝放上(shang)蓝天。
2,小娃撑小(xiao)艇,偷采(cai)白莲回。不解藏踪(zong)迹,浮萍(ping)一道开。——出自唐(tang)代:白居易《池上》
白(bai)话文释义:一个(ge)小孩撑着(zhe)小船,偷偷地采了白莲(lian)回来。他不知道(dao)怎么掩藏踪迹,水面的(de)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(er)划过的痕迹。
3,蓬头(tou)稚子学垂纶,侧(ce)坐莓苔草映身(shen)。 路人借问遥(yao)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(ying)人。——出自唐代(dai):胡令能《小(xiao)儿垂钓》
白话(hua)文释义:一个头发蓬(peng)乱、面孔(kong)青嫩的小孩在河(he)边学着大人钓鱼,侧(ce)着身子坐在草丛中,野草掩映了他的(de)身影。听到有(you)过路的人问路,小孩(hai)漠不关心地摆(bai)了摆手,生怕惊(jing)动了鱼儿,不(bu)敢回应过路人(ren)。
4,篱落疏(shu)疏一径深,树(shu)头花落未成(cheng)阴。儿童急走追(zhui)黄蝶,飞入菜(cai)花无处寻。——出自宋代:杨万里《宿新市徐(xu)公店》
白话文(wen)释义:篱笆稀稀落(luo)落,一条小路通向远方(fang),树上的花瓣纷(fen)纷飘落,却还尚未形(xing)成树阴。小孩子(zi)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(huang)色的蝴蝶,可是蝴蝶(die)突然飞入菜花丛中(zhong),再也找(zhao)不到了。
5,草铺横野六七(qi)里,笛弄晚风三四声。归来饱饭黄昏后(hou),不脱蓑衣(yi)卧月明。——出(chu)自唐代:吕岩《牧(mu)童》
白话文释义: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(di)上一样,四处都是(shi)草地。晚(wan)风中隐约传来牧童(tong)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(sheng)。牧童放牧归来,在(zai)吃饱晚饭后(hou)的晚霞时分。他连蓑衣都没脱,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(kong)中的圆月。
6,一叶渔船(chuan)两小童,收(shou)篙停棹坐(zuo)船中。怪生(sheng)无雨都张伞,不是遮头(tou)是使风。——出自宋代:杨(yang)万里《舟(zhou)过安仁》
白话(hua)文释义:一只(zhi)渔船上,有两个小孩子,他们收(shou)起了竹竿,停下(xia)了船桨,坐在船中。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(jiu)张开了伞,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(zhe)雨,而是想利用伞当(dang)帆让船前进啊(a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