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头鹰和斑鸠的寓(yu)言故事的寓意是:这则寓言故事告诫(jie)人们,对待自己的重大(da)缺点和某(mou)些重大问题,要(yao)从根本上加以解决,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(yang),就事论事(shi),回避矛盾,这样(yang)问题是解决不了(le)的。《枭(xiao)逢鸠》又名(ming)《枭将东徙(si)》,是一则动物寓(yu)言。枭即猫头鹰,是(shi)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(xiang)的鸟。
猫头鹰遇(yu)见了斑鸠,斑鸠问它你(ni)要到哪儿去呀。
猫头(tou)鹰说:“我准备搬到(dao)东边去。”
斑鸠问(wen):“为什么呢?”
猫头鹰说:“村里人(ren)都讨厌我的叫声,因此(ci)我想搬到(dao)东边去。”
斑鸠说(shuo):“你改变叫声(sheng),就可以了。要(yao)是不能改变叫声(sheng),即使搬到东边去(qu),东边村(cun)里人照样讨厌(yan)你。”
原 文
枭逢(feng)鸠. 鸠曰:「子(zi)将安之 」枭曰:「我将(jiang)东徙.」 鸠曰:「何(he)故 」枭(xiao)曰:「乡人皆恶我(wo)鸣,以故东徙.」 鸠曰:「子能更鸣(ming),可矣.不能更鸣,东徙犹恶子(zi)之声.」
提 示(shi)
这(zhe)则寓言故(gu)事告诫人们,对待自(zi)己的重大缺点和某(mou)些重大问(wen)题,要从根(gen)本上加以解决,不能像(xiang)猫头鹰搬家那样(yang),就事论事,回避(bi)矛盾,这样问题(ti)是解决不了(le)的。
《枭逢鸠》又名《枭将东徙》,是一(yi)则动物寓言。“枭”即猫头鹰,是(shi)传说中的一种(zhong)不吉祥的鸟。因其鸣声(sheng)多在夜半时分(fen),而且叫声凄(qi)厉,故而不受人们喜欢(huan)。枭意识(shi)到这一点于是决定搬家(jia)。可是斑(ban)鸠告诉它:除非它改变自己的叫声(sheng),也就是(shi)改变它们的(de)生活习性,否则不管搬(ban)到哪里,都不会受(shou)到别人的(de)欢迎。
本则寓言的寓意(yi)可从两个角(jiao)度来理解。一种是(shi)站在斑鸠的立场上(shang)看问题:在一个环境(jing)中若得不到认(ren)可,就应该(gai)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(dian),而不是逃(tao)避,只有(you)正视自己的缺点并(bing)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(jia)的欢迎。另一种是我们(men)站在枭的立场上(shang)看问题,枭不(bu)是逃避,而是去寻找(zhao)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(jing),枭鸣是本性使然(ran),也是枭区别于其(qi)他鸟类的(de)本质属性,如果(guo)枭不在半夜凄厉地叫(jiao),那么它还(hai)是枭吗?既然枭(xiao)鸣不是它的过错,环(huan)境又容纳不了它(ta),它想改变一(yi)下环境又有什么(me)错呢?仅仅因为(wei)“群体都不喜欢”就一(yi)定要其中的个体改(gai)变他们的本性一谓(wei)迁就吗?
如今的(de)时代是张(zhang)显个性的(de)时代,我们该(gai)怎样在群体(ti)生活中保留(liu)自己的个性呢?群体如(ru)何对待个体(ti)的个性?如何做到既尊重(zhong)个性、又尊重共性(xing)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