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上九天揽月: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(yue)。常形容壮志豪情。揽:采摘。
2、五(wu)洋捉鳖 :表达(da)了一种气势。无(wu)论鳖在哪(五大洋),都要捉住。
3、这句诗的出处是我(wo)们的伟大领袖毛泽(ze)东写在1965年的一首词(ci),以登井冈山为题材,将叙事、写景(jing)、抒情、议论熔为一炉(lu),也是开创了当时(shi)的先例,表达了当时的革命(ming)气概。
扩展资料:
作品赏析:
1、上阕首句如陨石坠地(di),似鸿鹄凌空,起笔突兀(wu)非凡,气势博大,意(yi)境高远。“凌云”二字,不仅形容巍峨的井冈(gang)山之高,而且形容伟人志向高远。
2、自从1927年(nian)10月,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(yi)的工农革命军来(lai)到井冈山,开创了中国革命(ming)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乃至重游井(jing)冈山(1965年5月),时间如白驹(ju)过隙,转眼已有(you)38年了。这38年,神州发生了(le)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3、诗人从(cong)“坐待时机自主张”少年,到(dao)“风华正茂”上学(xue)时期的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(zhou)”青年学生,以至经长征、驱日(ri)寇、灭老蒋、建立社(she)会主义新中国,“重上”不仅照应上文“久有”重访井冈(gang)山夙愿,而且表达了诗(shi)人盼望故地重游迫切心情。
4、1965年春天,诗人巡视大江南北之后,以70岁高龄重游井冈(gang)山,实现了盼望多年的夙愿,其兴奋之(zhi)情,不言而喻,倍感亲切;举目(mu)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,变成多姿多彩(cai),生气勃勃“新颜”。“
5、诗人展示一幅绚(xuan)丽多彩图画:蓝天绿树,黄莺婉转,紫燕飞翔,溪涧流水(shui)潺潺;举目仰望(wang),盘旋的高路,插入白云渺渺的(de)云端。字里行间,洋溢着诗人无比(bi)喜悦、轻松而舒(shu)畅的心情。流畅明快(kuai)的笔调,抒发了诗人对井冈(gang)山变化之美的赞(zan)颂。
6、诗人采用以小见大的(de)手法,形象的描绘了井(jing)冈山的变化;它是当时国民经济(ji)经过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,呈现祖(zu)国新貌的缩影。
参考资料:人民(min)网--开国将帅的诗剑情怀
上九天揽月 下(xia)五洋捉鳖是什么意思?
意思:只要发挥我们的力量,即使是到天上(shang)摘月亮,到五大洋去捉鳖都不是问题。,其实整句话表达(da)了只要敢做敢想,什么苦难都能克服,世(shi)上是没有什么难事的,这里要我们(men)敢攀登。
“上九天揽月、下五洋捉(zhuo)鳖”是中华民族(zu)五千年的梦想,这一梦想正在逐(zhu)步的变成现实,做一个中(zhong)华儿女不能不为之自豪。
毛泽东以登井冈山为题材(cai),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(de)理想和伟大的实践(jian)精神相结合,表达了他对革命(ming)胜利的坚定信心(xin),同时还有重回到井冈山的感慨。
而这(zhe)句在最近的刘若英的电影(ying)《后来的我们》中,林(lin)见清的一个表达,也成(cheng)了一句特别感人的情话,意思是(shi)一个人可以为了另(ling)外一个人奋不顾身。现在也成了一句很有(you)浪漫主义的承诺(nuo)。
扩展资料:
毛泽东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全文
久有(you)凌云志,
重上井(jing)冈山。
千里(li)来寻故地,
旧貌变新(xin)颜。
到处莺歌燕舞,
更有潺潺流水(shui),
高(gao)路入云端。
过了(le)黄洋界,
险处不(bu)须看。
风雷动,
旌旗奋,
是人寰。
三十八年过去,
弹指一挥间(jian)。
可(ke)上九天揽月,
可下(xia)五洋捉鳖,
谈笑凯歌还。
世上无(wu)难事,
只要肯登攀。
出处(chu):毛泽东的《水(shui)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(shan)》”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(yang)捉鳖,谈笑凯歌还。世上(shang)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”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——水调歌(ge)头·重上井冈山
上九(jiu)天揽月 下五洋捉(zhuo)鳖 什么意思啊意思是飞向长(chang)空摘月亮,潜下海洋捉鱼或(huo)鳖。
原句是:可上(shang)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。
出自毛泽东(dong)诗词《水调歌头·重(zhong)上井冈山》
作品(pin)原文:
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。千(qian)里来寻故地,旧貌变新颜。到处莺歌(ge)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,高路入云端(duan)。过了黄洋界,险处不须看(kan)。
风雷动,旌旗奋,是人寰。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(wu)洋捉鳖,谈笑凯歌还(hai)。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
白话译(yi)文:
我从小就心怀凌(ling)云壮志,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。走了(le)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,哪里还有半分(fen)它昔日的容颜。到处都是莺(ying)啼燕飞的晚春新景,还有汩汩畅行的流(liu)水,宽大的盘山公(gong)路直入云端。过了(le)黄洋界隘口,就没有任何(he)的险处可看了。
风和雷在运动,旌旗在(zai)招展,这就是人(ren)间。三十八年都过去(qu)了,犹如弹指的一刹那。可以飞向(xiang)长空摘月亮,也可以潜下海(hai)洋捉鱼或鳖,谈(tan)笑间高奏凯歌还师。世上没(mei)有什么困难的事,只要肯下定决(jue)心去登攀。
赏析:
上阕描述诗人重上井冈山(shan)经过,叙事、写景(jing)、抒情溶为一体;表达了诗人欢快的情绪和豪(hao)迈的气概。
下(xia)阕诗人触景生情,回顾三十八年革命历(li)程;融情于理,以发人深省、深刻的哲(zhe)理总结诗篇。
纵观全词,笔调(diao)明丽、轻松,挥洒自如;节奏优美(mei)欢快,巧妙运用谚语、古人诗(shi)句。叙事、写景、抒情、议论有机(ji)地结合一体,意境开阔、高(gao)远。可以说其艺(yi)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,是现(xian)代诗词宝库中难得的瑰宝。
扩(kuo)展资料:
作者简(jian)介
毛泽东(1893~1976)字润之(zhi),笔名子任。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,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(shi),享年83岁。
中国人民的领袖(xiu),马克思主义者,伟大的(de)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、军(jun)事家。中国共产(chan)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(min)共和国的主要缔造(zao)者和领导人,诗人,书法家。
主要著作《毛泽东选集》(四卷)、《毛泽东(dong)文集》(八卷)、《毛泽(ze)东诗词》(共43首)。
创(chuang)作背景
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秋收起义(yi)部队上井冈山,开辟了(le)工农武装割据道路(lu),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(shi)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(de)胜利。
1965年5月,毛泽东又重上井冈(gang)山。阔别三十八年,他感慨(kai)良多,诗兴大发,写下这首词。
参考资料来(lai)源:百度百科-水调歌头·重上(shang)井冈山
“上九天(tian)揽月,下五洋捉鳖”是什么意思?意思是可以飞向(xiang)长空摘月亮,也(ye)可以潜下海洋捉鱼(yu)或鳖。
表达战胜一切的强烈自信和(he)无比豪情,表达中华儿女(nu)凌云壮志,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。
出自毛泽(ze)东《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》“风雷动,旌旗奋,是人寰(huan)。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(jian)。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(xia)五洋捉鳖,谈笑凯歌(ge)还。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”
白话译文是:“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,今天我(wo)重新登上井冈山。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(pian)旧地,哪里还有(you)半分它昔日的容颜。到处都是(shi)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(jing),还有汩汩畅行的流(liu)水,宽大的盘山(shan)公路直入云端。过了黄洋界隘口(kou),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(kan)了。
风和雷在运动,旌(jing)旗在招展,这就是人(ren)间。三十八年都过(guo)去了,犹如弹指的一刹那(na)。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,也可以潜下(xia)海洋捉鱼或鳖,谈笑间高奏凯(kai)歌还师。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(shi),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。”
扩展资料:
“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(zhuo)鳖”的类似诗句(ju):
1、红军不怕远征难(nan)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 五岭逶迤腾细(xi)浪, 乌蒙磅礴走泥丸。金(jin)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(han)。 更喜岷山千里雪, 三军过后尽开颜(yan)。
2、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(wan)雄师过大江。 虎距龙盘今胜昔,天(tian)翻地覆慨而慷。宜将剩勇追穷寇(kou),不可沽名学霸王。 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(sang)。
3、侵华日寇愈(yu)骄矜,救亡大计误和亲。东北已陷热(re)河失,倭骑三面围(wei)平津。燕台西南三十里,宛平城外起妖(yao)氛。卢沟桥上石狮子,饱阅兴亡又惊(jing)心。
4、失桥夺桥(qiao)战正酣,撤军军令重如(ru)山。妄说和平未绝望,欲将仁义化凶(xiong)顽。元戎已订约,将士仍喋血。敌酋暗(an)指挥,贼兵大集结。一夜鼙(pi)鼓渔阳震,虏骑长躯风(feng)雷迅。
参考资料:水(shui)调歌头·重上井(jing)冈山(毛泽东诗词)_百度百科
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什(shi)么意思“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鳖”的意思:飞向高天之(zhi)上摘取月亮,潜下海洋之中捉(zhuo)拿鳖。诗句出自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(jing)冈山》,1 965年5月, 作者再(zai)一次来到井冈山,看着自(zi)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,不(bu)禁感慨万千,写下了这首诗。
《水调歌头·重上(shang)井冈山》全词
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(shan)。千里来寻故地,旧貌(mao)变新颜。到处莺歌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,高路入云(yun)端。过了黄洋界,险处不须看(kan)。
风雷动,旌旗奋,是人寰。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可上九天(tian)揽月,可下五洋(yang)捉鳖,谈笑凯歌还。世(shi)上无难事,只要肯(ken)登攀。
《水调歌头·重上(shang)井冈山》写作背景(jing)
1927年10月,作者率秋收起义部队上(shang)井冈山,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,并(bing)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(zhong)国革命的胜利。1965年5月,作者又重上井冈山。阔别三十八年,他感慨良多,诗(shi)兴大发,写下这首(shou)词。
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九天揽(lan)月下五洋捉鳖什么(me)意思和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意(yi)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希望能够帮助(zhu)到大家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(fang)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(zhu)本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