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《别舍弟宗一》
唐代:柳宗元
零落残魂倍黯(an)然,双垂别泪越(yue)江边。
一身去国(guo)六千里,万死投(tou)荒十二年(nian)。
桂岭瘴来(lai)云似墨,洞庭春尽(jin)水如天。
欲知此后相思梦,长在荆门郢树烟。
译文:
生离死别人(ren)间事,残魂孤(gu)影倍伤神(shen);柳江河(he)畔双垂泪,兄弟(di)涕泣依依情。
奸党弄权(quan)离京都,六千里外暂(zan)栖身;投荒百越十二载(zai),面容憔悴穷余生(sheng)。
桂岭瘴气山林(lin)起,乌云低(di)垂百疫行;欣闻洞庭春(chun)色好,水天(tian)浩淼伴前程。
聚会惟(wei)赖南柯梦,相(xiang)思愿眠不醒(xing)枕;神游依稀荆(jing)门现,云烟缭绕恍若真(zhen)。
赏析:
诗(shi)的一、三、四联着重表(biao)现的是兄弟(di)之间的骨肉情谊。首(shou)联写在送兄弟(di)到越江边时,双双落泪(lei),依依不舍(she)。起势迅拔奇突,悲情无限,有极大的感(gan)染力。在二(er)弟宗直暴病(bing)身亡之后,大弟宗一(yi)又要北适湘(xiang)鄂之地安家,作者经不起这样大(da)的打击,故(gu)曰“残(can)魂”且已(yi)“零落(luo)”,神情“黯然”却又加“倍”,其中自(zi)有贬谪之苦(ku),孤寂之意。此(ci)刻兄弟泣别(bie),双双垂泪,虽为(wei)人之常情,却(que)另有深意:诗人(ren)在极度艰苦恶(e)劣的环境中生活,需要亲情友情(qing)支撑他那即将崩(beng)溃的精神世界(jie),然而贬谪(ze)以来,亲人相继弃(qi)世,此时宗一又(you)要北去,诗人更觉形单影只,愁(chou)苦无依。这两句诗既是(shi)铺叙,又是情语,充(chong)分表现出(chu)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(di)之间的骨肉情谊。
第三(san)联是景语(yu),也是情语(yu),是用比兴(xing)手法把彼此境(jing)遇加以渲染和(he)对照。“桂(gui)岭瘴来云(yun)似墨”,写柳州地区山林(lin)瘴气弥漫,天(tian)空乌云密布,象征自己(ji)处境险恶。“洞庭春尽水(shui)如天”,遥想行(xing)人所去之地(di),春尽洞(dong)庭,水阔天长(chang),预示宗一有一个美(mei)好的前程。一抑一(yi)扬,蕴愁其中:由于桂岭洞庭,一南(nan)一北,山川阻隔,以后兄弟相(xiang)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(le)。因而在这稍见亮(liang)色的描述中(zhong)先笼罩了一层哀愁,十(shi)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(qing)达意伏下一(yi)笔。
诗的最后一(yi)联说,自己处境(jing)不好,兄弟又远在(zai)他方,今后只能寄(ji)以相思之梦,在梦(meng)中经常梦见“郢”(今(jin)湖北江陵西北)一带(dai)的烟树。“烟”字颇能(neng)传出梦境(jing)之神。诗人说此后的“相思(si)梦”在“郢树烟”,情谊深切,意境迷(mi)离,具有(you)浓郁的诗味。古(gu)往今来,这“郢树(shu)烟”似(si)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(ke)骚人趋之(zhi)若鹜,常愿眠而(er)不醒;但又让所有的失(shi)意者无一(yi)例外地大(da)失所望。这“烟”字确实状出(chu)了梦境相(xiang)思的迷离惝(chang)惚之态,显得情深(shen)意浓,十分真切感人。
这首诗所抒发的(de)并不单纯是兄(xiong)弟之间的骨肉之(zhi)情,同时还抒发了诗(shi)人因参加(jia)“永(yong)贞革新”而被贬窜南荒的(de)愤懑愁苦之情。诗的(de)第二联,正是集(ji)中地表现(xian)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(fen)懑与愁苦。从字(zi)面上看,“一身去国(guo)六千里,万(wan)死报荒十二年”,似乎只是对(dui)他的政治遭遇的客(ke)观实写,因为他被贬(bian)谪的地区(qu)离京城确有五、六千里,时间确有十(shi)二年之久。实(shi)际上,在“万死”、“投荒”、“六千里”、“十二年(nian)”这些词语里,就已经包(bao)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(zhi)气,怨愤凄厉(li)之情,只不过是意(yi)在言外,不露痕迹,让(rang)人“思(si)而得之”罢了。柳宗元(yuan)被贬的十二年(nian),死的机会确实不(bu)少,在永州就曾四次遭(zao)火灾,差一点被烧(shao)死。诗人用“万死(si)”这样(yang)的夸张词语,无非是要(yao)渲染自己的处境(jing),表明他(ta)一心为国,却被长(chang)期流放到如此(ci)偏僻的“蛮荒”之地,这是非常不公(gong)平、非常令人(ren)愤慨的。这两句(ju),有对往事的回顾(gu),也有无可奈何的(de)悲吟,字(zi)字有血泪,句句蕴(yun)悲戚。
南宋(song)严羽在《沧浪(lang)诗话》中说:“唐人好诗,多是(shi)征戍、迁谪、行旅(lu)、别离之作,往往(wang)能感动激(ji)发人意。”柳宗元的这(zhe)首诗既叙“别离”之意,又抒“迁谪(ze)”之情。两种情意(yi)上下贯通(tong),和谐自然地(di)熔于一炉,确是一首难得(de)的抒情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