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睢》的翻(fan)译是:关关和鸣(ming)的雎鸠,栖息在河中的小(xiao)洲。贤良美好(hao)的女子,是(shi)君子好的配(pei)偶。参差不齐的(de)荇菜,在船的左右两边(bian)摘取。贤良美好的女子(zi),日日夜(ye)夜都想追求她。追求却没法得到,日(ri)日夜夜总思(si)念她。绵绵不断(duan)的思念,叫人翻来(lai)覆去难入睡。参差不齐的荇菜,在(zai)船的左右两(liang)边摘取。
贤良美好(hao)的女子,弹琴鼓瑟来亲近(jin)她。参差不齐的(de)荇菜,在船(chuan)的左右两边去挑选(xuan)它。贤良美好的女(nu)子,敲起钟鼓来(lai)取悦她。
原文:
关关雎(ju)鸠,在河(he)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参差荇菜,左右流(liu)之。窈窕淑女(nu),寤寐求(qiu)之。
求之不(bu)得,寤寐(mei)思服。悠哉悠(you)哉,辗转反侧。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(zhi)。窈窕淑女,琴瑟(se)友之。
参差荇菜(cai)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(nu),钟鼓乐之(zhi)。
《国风·周南·关雎》这首短小的(de)诗篇,在中国(guo)文学史上占据着(zhe)特殊的位置。它是《诗经》的第一篇(pian),而《诗(shi)经》是中国文(wen)学最古老的(de)典籍。虽然(ran)从性质上(shang)判断,一些神(shen)话故事产生的年代(dai)应该还要早些,但作为(wei)书面记载,却是较(jiao)迟的事情。所以差(cha)不多可以说,一翻开(kai)中国文学的历史,首先(xian)遇到的就是《关雎(ju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