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丨陈靖
IPO市场高歌猛进浪(lang)潮中,2022年券商的投行座次将(jiang)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?
界面新闻通过整理公开数(shu)据发现,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、海通证券等IPO项目储备充足(zu)的券商,在行业洗牌过程(cheng)中或取得先发优势。
此外,华泰联合、中金公司、招商证券、国金证券、国信(xin)证券等也有迎头赶(gan)上趋势。不过,相较于申报速度,近(jin)期券商会更注重项目(mu)材料的质量,并不热衷于抢“头筹”。
近期(qi),不少投行广招人马、跑项目、增储备(bei)。毋庸置疑的是,全面注(zhu)册制下的投行大战将更加白热化。
中信、中信建投、海通项目储备最具优势(shi)
2021年,A股(gu)IPO募资超4900亿元创历史新高,自2019年以来两市IPO实际募资(zi)金额已连续三年增长,券(quan)商投行因此赚得盆满钵满。
数据显示,2021年资本(ben)市场IPO通过率较2020的96.23%稍有下降,为90.56%,但也超过2019年84.66%的IPO通过率,依旧(jiu)处于历史高位。
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(zuo)会议提出,要全(quan)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。业内投行人(ren)士普遍认为,2022年IPO的发行家数还会增长,再融资规模也将保持稳定增(zeng)长。从结构来看,2022年主板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占比将(jiang)上升,此外北交所热度也将延(yan)续,数量占比将会明(ming)显提高。
IPO审核(he)维持高速发展之际,项目储备丰富的券(quan)商将率先获益。从各家券商项目储备来看,共(gong)有100家券商将为1936家(jia)企业提供IPO服务。
投行IPO储备项目体现了券商的后(hou)劲,具体到各家券商数量的(de)排名,中信证券在审家数居首,共153家,市占率高(gao)达7.90%。第二位是中信建投,在(zai)审项目共131家,市(shi)占率6.77%。海(hai)通证券以95个在审项目紧(jin)随其后,市占率4.91%。
同(tong)时,项目储备排(pai)在前十名的券商还有(you)国泰君安证券(92家,市场100占比4.75%)、中金公司(83家、市场占比4.29%)、华泰联合(79家(jia),市场占比4.08%)、民(min)生证券(72家、市场占比3.72%)、国金证(zheng)券(67家、市场占比3.46%)、招商证券(63家、市场占比3.25%)、申万宏源承销保荐(jian)(62家、市场占比(bi)3.20%)。
能够看出,头部(bu)券商在储备项目方面集中度更(geng)高,前十名券商手握(wo)五成项目。业内人士表示,对于(yu)体量不同的券商来说,分化也(ye)将更加明显。
投行人(ren)士何南野表示:“未来投(tou)行业务资源将向大型券商集中,加(jia)剧马太效应,一线投行市占率(lu)有望继续做大,龙头(tou)券商投行有望实现百亿收入。”
有行业人士表示(shi),IPO项目能够为券商投行(xing)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性的首发承销收入(ru),更为关键的是,“优质项目(mu)意味着持续性的综合融资(zi)com需求。”
集中度(du)有望进一步提升
2021年A股资本市场风起云涌,随(sui)着注册制的推进以及各项具有里程(cheng)碑意义的改革举措迅速落地实施(shi),保荐机构迎来IPO承销盛宴(yan)。
Wind数据显示,2021年A股共有524只(zhi)新股上市,募资总(zong)额5437.73亿元,逾七成公司以注册制方式(shi)发行。
在IPO承销(xiao)数量方面,2021年(nian)共20家券商保荐的项目数量不低于(yu)10家。其中,中信证券保荐(jian)67家夺魁,中信建投(44家)、海通证券(36家)、华泰联合(32家(jia))、民生证券(30家)、国泰君安(23家)等位居前十。
过(guo)会项目数量的多(duo)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(ding)了券商IPO项目的承销金额和收入。
在IPO承销规模方面,中信证券、中金公司(si)首发承销金额位居第一梯队,分别承(cheng)销了849.56亿元和805.08亿元。
中信建投、华泰联合、海通证券和国(guo)泰君安分别承销了(le)539.57亿元(yuan)、352.12亿元、298.79亿元和262.75亿元。此外,招(zhao)商证券、民生证券、国信证券等8家券商首发承销金额也超(chao)过百亿元。
在IPO承销收入方面,还有9家(jia)券商超过10亿元。其中,中信证券首发承销收入达到37.06亿元,其次是中(zhong)信建投证券和中金公司,首发承(cheng)销收入也超过20亿元。
除了上述券商,IPO承销收入超过10亿元的还有(you)海通证券(19.97亿元)、华泰联合(19.31亿元)、民生(sheng)证券(15.65亿(yi)元)、国泰君安(12.36亿元(yuan))、招商证券(11.62亿元)和国金证(zheng)券(10.41亿元)。
2020、2021年虽然是投行大年,但市场分化也很明显。
注册制、再融资新规等政策(ce)红利带来了巨大机会,头部券商无疑是这些机会的(de)最大受益者。在行业分化的历史(shi)进程中,制度改革按下“加(jia)速键”,资源的“天平”愈(yu)加向头部券商倾斜,而中小券商的生(sheng)存空间正在被压缩。
具体来看,行业(ye)竞争格局呈现两大特征:一是行业(ye)集中度加速提升,前五家券(quan)商投行收入占行业五成之多,前十家券商占比达七成,已呈现(xian)“三七分化”态势;二是头部券商仍(reng)然保持高速增长,而排名后三分之一的券商正在(zai)被加速出清。
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(feng)认为:“尽管证监会对券商投(tou)行项目实行从严监管,在(zai)压实券商责任等方面提出(chu)更高要求,但并未(wei)改变券商投行业务稳步发(fa)展的局面。”
光(guang)大证券统计显示,从投行业务收入来(lai)看,2021上半年有28家券(quan)商实现投行业务同比增长。从投行业(ye)务市场格局来看,与2020年(nian)相比,排名前五(wu)公司仍保持领先地位,仅相对排名小幅变动,且投行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,2021上半年CR5达到49%,连续五年提升,因此预计2022年随着监管的引导和头部(bu)效应的加强,投行(xing)业务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(ti)升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头部券商凭借强(qiang)大的内部协同、稳健的风控能力等有望(wang)获得更高的市场(chang)参与度,预计投行业(ye)务的集中度将持续提升(sheng),头部券商强者恒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