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(shan)雪后海风寒的意(yi)思是(shi):天山下了一场大(da)雪,从青海湖刮来的风(feng)更添寒冷。此句出(chu)自唐代李益的《从军北征(zheng)》。原文:天(tian)山雪后海风寒,横(heng)笛偏吹行路难。碛里征(zheng)人三十万,一时回首月中看。这里(li)的偏:一作“遍”。行(xing)路难:乐府曲调(diao)名,多描写(xie)旅途的辛苦和(he)离别的悲伤。
全文释义(yi):
天山下(xia)了一场大雪,从(cong)青海湖刮来的风更(geng)添寒冷。行军途中(zhong),战士吹起笛曲《行(xing)路难》。听到这悲伤(shang)的别离曲,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(shi),都抬起头来(lai)望着从东边升起的月(yue)亮。
赏析:
诗的首句“天山雪后海风寒”,是(shi)这幅画的背景,只七个(ge)字,就把地域、季(ji)节、气候一一(yi)交代清楚(chu),有力地烘(hong)托出了这次行军的(de)环境气氛。这(zhe)样,接下来不必直(zhi)接描述行军(jun)的艰苦,只用“横笛遍吹”一句就折射出(chu)了征人的心情。《行路难》是一个声情哀(ai)怨的笛曲,这(zhe)里用了“遍吹”两字,更(geng)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(shi)孤孤单单、声音微弱的独(du)奏,而是此吹彼和(he)、响彻夜空的合鸣,从(cong)而把读者带进(jin)一个悲中(zhong)见壮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