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可食(shi)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(wu)肉使人瘦,无竹(zhu)使人俗的意思是:宁可没有肉吃,也(ye)不能让居(ju)处没有竹子。没有肉(rou)吃不过人会瘦掉,但(dan)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(yong)俗。出自宋代苏轼写(xie)的《於潜僧绿筠轩(xuan)》,这首诗是借题(ti)歌颂风雅高节,批(pi)判物欲俗骨。诗(shi)以议论为主,但(dan)写得很有风采。
原文:
《於(wu)潜僧绿筠轩》
苏轼(shi) 〔宋代〕
宁可食无(wu)肉,不可居无竹(zhu)。
无肉令人瘦,无(wu)竹令人俗。
人瘦(shou)尚可肥,士俗(su)不可医。
旁人笑(xiao)此言,似高还(hai)似痴。
若对(dui)此君仍大嚼,世间那有扬(yang)州鹤?
译文:
宁可没有肉吃,也(ye)不能让居处没有竹(zhu)子。
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(shou)掉,但没有竹子(zi)就会让人(ren)变庸俗。
原(yuan)因是人瘦还可变肥,人俗就难以医治了(le)。
旁人若果对此不解(jie),笑问此言:“似高(gao)还似痴?”
那么(me)请问,如果面对此君(竹),仍然大嚼(jiao),既要想得清高之名,又要想获甘味(wei)之乐,世上又哪来“扬州鹤(he)”这(zhe)等鱼和熊(xiong)掌兼得的美事呢?
注(zhu)释:
⑴於潜:旧县名,在今浙江省临安(an)市境内,县南有寂照(zhao)寺,寺中有绿筠(jun)轩。僧:名孜,字惠觉,出家于(yu)於潜县的丰(feng)国乡寂照寺(si)。
⑵此君:用晋王徽(hui)之典故。王徽之酷爱竹(zhu)子,有一次借住在(zai)朋友家,立即命人来(lai)种竹,人(ren)问其故,徽(hui)之说:“何可一日无(wu)此君。”此君即是竹子(zi)。大嚼:语出(chu)曹丕《与吴(wu)质书》:“过屠门(men)而大嚼,虽不(bu)得肉,贵且快意。”
⑶扬州鹤:语出(chu)《殷芸小说》,故事(shi)的大意是(shi),有客相(xiang)从,各言所(suo)志,有的是想当扬州(zhou)刺史,有的是愿(yuan)多置钱财,有的是想骑鹤上天,成为神仙。其中一人(ren)说:他想“腰缠十(shi)万贯,骑鹤上扬州(zhou)”,兼得(de)升官、发财、成仙之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