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一对应(ying)关(guan)系是数学上(shang)最基本的关系。数(shu)的起源非常早(zao),只要有人类,就(jiu)会有数的使(shi)用。但是原始人数的知(zhi)识是非常贫乏(fa)的,他们起初只有“1”与“2”等数,渐渐(jian)地,随着工具(ju)的改进,原始人捕获(huo)的猎物越来越多,为了计数,他(ta)们用结绳的(de)方法来表(biao)示猎物的多少,这就是(shi)“一一对应”的雏(chu)形。在大洋洲的一些(xie)部落中,还可以(yi)看到一些十分有(you)趣的“一一对应”。用1代表“破褂(gua)子”,用(yong)2代表“帆船”,用3代表“帆船——破褂(gua)子”,用4代表“帆船——帆船”。但(dan)这只是简单的重复而已(yi)。
在大洋洲的东南大陆(lu)的原始部落(luo)里,他们交换物品是按(an)下列程序进行(xing)的。两个人分别带着果(guo)子和蔬菜,放在一(yi)块很长的树皮上,然后(hou)用头从一方转(zhuan)向另一方,表示要进行交换。但是,原始(shi)部落人在对交换的东西(xi)进行比较时,并不考(kao)虑东西的个数(shu),仅仅建立(li)了直观的“一一对应”关系。
到了后来,牧人们计算他的羊群(qun)时,也使(shi)用“一一(yi)对应”的关系。1个手指头弯过来表示一(yi)只羊,两个手指(zhi)头弯过来表示个只羊,等等。这样利用两只手(shou)的手指头,可以数到(dao)10,后来又把脚趾(zhi)头结合在一(yi)起数到20,如果(guo)手指和脚趾不够(gou)用时,还(hai)可以用石头之类的东西(xi)作为一种标记,就这(zhe)样,经过数学的长(chang)期发展和抽(chou)象能力的长期发展(zhan),“一一对应”的关系最(zui)终建立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