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与夏虫(chong)语冰,不与井蛙语(yu)海,不与凡(fan)夫语道的意思(si)是:你不要跟夏(xia)天的虫子(zi)谈冰,它不懂;不要跟井(jing)底之蛙谈大海(hai),它没见过(guo)不懂;不要(yao)跟凡夫谈高深的道的学(xue)问,他不懂(dong)。这句话出自清末(mo)郭庆藩的《庄(zhuang)子集释》。
原文:
《庄子集释》卷六下(xia)《外篇·秋水》北海若(ruo)曰:井蛙不(bu)可以语于海者,拘(ju)于虚也;夏虫不(bu)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(yu)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(yu)道者,束于教也。
翻译:
渤(bo)海神若说:“对井里的蛙(wa)不可与它谈论关(guan)于海的事情,是由(you)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(xiao)居处的局限(xian);对夏天(tian)生死的虫子不可(ke)与它谈论关(guan)于冰雪的事(shi)情,是由于它的眼界(jie)受着时令的制约;对(dui)见识浅陋的人不(bu)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(dao)理的问题(ti),是由于他(ta)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(de)束缚。
《庄子(zi)集释》是(shi)替《庄子》注解作总结(jie)之作。《集释》收录了郭象《注》、成(cheng)玄英《疏》和陆德明《音义》三书的(de)全文,摘(zhai)引了清代汉学家如王念(nian)孙、俞樾等人的训(xun)诂考证,卢文弨(chao)的校勘,并有(you)郭嵩焘和郭庆藩自己的(de)意见,是目(mu)前研究《庄子》的重要(yao)资料。该书经古(gu)籍整理专家王孝鱼先生(sheng)点校,收入“新编诸子(zi)集成”,今据此横排改简化(hua)字印行。
启示:
不能和生长(chang)在夏天的虫谈论冰。比(bi)喻时间局限人的(de)见识。也(ye)比喻人的见识短浅,不(bu)懂大道理。其实大(da)都能理解这句话的都是(shi)智者。当一只四(si)季虫在侃侃而谈(tan)的时候,夏虫很难理解(jie)到夏之外的景色,就(jiu)像哥白尼或者伽利(li)略在发现新的科学发(fa)现后,四周却(que)很难有理(li)解他们的(de)人,于是盲者(zhe)嘲之。木耳(er)永远都分辨不出低音和(he)高音,如果夏虫能够(gou)多活一季,也许就能多走一(yi)步,看出圈外的(de)善恶,懂得(de)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