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盘里一(yi)青螺中,作者把(ba)什么比作白银盘(pan):把洞庭湖的湖面比(bi)作“白银(yin)盘”。此句出自(zi)唐代刘禹锡《望洞庭(ting)》:湖光秋月两(liang)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(mo)。遥望洞庭山(shan)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(luo)。译文:洞(dong)庭湖的水光与秋月(yue)交相融和,水面波平浪(lang)静就好像铜镜(jing)未磨。远远望去(qu)洞庭湖山水一片翠(cui)绿,恰似白(bai)银盘子托着青青(qing)的田螺。
白银盘(pan)——洞(dong)庭湖的湖面;
青螺(luo)——洞(dong)庭湖中的君山。
扩展学习:
“遥望洞(dong)庭山水翠,白银盘(pan)里一青螺。”这句(ju)话用比喻(yu)的手法描绘了一(yi)幅月下洞庭图:皓月之(zhi)下君山如(ru)一只青螺,立于如(ru)银盘般平静的洞庭(ting)湖水之上。
一个“遥(yao)”字(zi)描绘出了(le)皓月银辉之下的洞(dong)庭山水浑然一(yi)体的壮阔画面;一个“色”字,更让人感受到(dao)月光下的山更青,水(shui)愈清,山水相(xiang)依的独特之美。
这样,在极为高(gao)远的视觉(jue)氛围内,不但使诗歌的(de)意境更为开阔,而且也(ye)为后面描(miao)写做了进一步的铺垫(dian)。
刘禹锡这(zhe)首《望洞庭》选择了月夜遥望的(de)角度,把千里洞庭尽收(shou)眼底,抓住最(zui)具代表性的湖光和(he)山色,并通过丰(feng)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(yu),独出心裁地把洞(dong)庭美景再现出来(lai),不但抒(shu)发了对自然(ran)之爱和博大的胸(xiong)襟,也表现出诗人(ren)惊人的艺术创造力(l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