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一天忙到晚(wan)的诗句有:1、田家少闲月(yue),五月人倍忙(mang)。2、夜来南风起(qi),小麦覆陇黄。3、妇姑荷(he)箪食,童稚携壶浆(jiang)。4、相随饷田去,丁(ding)壮在南冈。5、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6、谁知盘中餐(can),粒粒皆(jie)辛苦?7、绿遍(bian)山原白满川(chuan),子规声里雨如烟(yan)。8、雨足高田(tian)白,披蓑半夜(ye)耕。9、人牛(niu)力俱尽,东方(fang)殊未明。
1、观刈麦
唐代(dai):白居易(yi)
田家(jia)少闲月,五月人倍(bei)忙。
夜来(lai)南风起,小(xiao)麦覆陇黄。
妇姑荷箪(dan)食,童稚携壶浆,
相随饷(xiang)田去,丁壮在南(nan)冈。
足(zu)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(guang),
力尽不知热,但(dan)惜夏日长(chang)。
复有贫妇人,抱(bao)子在其旁,
右(you)手秉遗穗(sui),左臂悬(xuan)敝筐。
听其相(xiang)顾言,闻者为悲(bei)伤。
家田输税尽,拾此充饥肠。
今我何功德?曾不(bu)事农桑。
吏(li)禄三百石,岁(sui)晏有余粮,
念此私自愧(kui),尽日不能忘。
译文:
农民终年(nian)没有闲暇,到了五月(yue)加倍繁忙。
夜里(li)吹来暖暖南风,地(di)里小麦盖垄熟黄。
妇女用筐挑着食物,孩子提壶盛满水汤(tang)。
相伴到田里送饭食(shi),男人劳作(zuo)在南山冈。
脚被地面热气熏蒸,背烤着火辣的阳光(guang)。
精疲力竭不(bu)觉酷热,只是珍惜夏日(ri)天长。
又见一位贫(pin)苦农妇,抱着孩子(zi)跟在人旁。
右手(shou)拿着捡的麦穗,左臂(bi)挂着一个破筐(kuang)。
听她回头(tou)述说家境,听的人(ren)都为她悲伤。
为了缴税(shui)家田卖尽,靠(kao)捡麦穗填充饥肠。
如(ru)今我有什么功德,从(cong)来没有种田采桑。
一(yi)年俸禄有三百(bai)石,到了年底还有余粮(liang)。
想到(dao)这些暗自惭愧,整日(ri)整夜念念不(bu)忘。
2、悯农二(er)首
唐代:李绅(shen)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谁知盘中餐,粒(li)粒皆辛苦?
译文:
盛夏(xia)中午,烈(lie)日炎炎,农民还(hai)在劳作,汗珠滴入泥(ni)土。
有谁想(xiang)到,我们碗中的米(mi)饭,粒粒饱含(han)着农民的血汗?
3、乡村(cun)四月
宋代:翁卷
绿遍山(shan)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(li)雨如烟。
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译文:
山坡田野间(jian)草木茂盛(sheng),稻田里的水色(se)与天光相辉映。天空中烟(yan)雨蒙蒙,杜鹃声声(sheng)啼叫,大(da)地一片欣欣(xin)向荣的景象。
四月(yue)到了,没有人(ren)闲着,刚刚结束(shu)了蚕桑的事又要(yao)插秧了。
4、归园田居(ju)·其(qi)三
魏晋:陶渊明(ming)
种豆南山下(xia),草盛豆苗(miao)稀。
晨兴理荒秽,带月(yue)荷锄归。
道狭草木长(chang),夕露沾我衣。
衣(yi)沾不足惜,但使(shi)愿无违。
译文:
我在南山下种植豆(dou)子,地里野(ye)草茂盛豆苗豌稀。
清晨(chen)早起下地铲除杂草,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(gui)去。
狭窄的山径草木丛(cong)生,夜露沾湿了(le)我的衣。
衣(yi)衫被沾湿并不可惜(xi).只希望不违(wei)背我归耕田园的心(xin)意。
5、田上
唐代:崔道融(rong)
雨足高田白,披(pi)蓑半夜耕(geng)。
人牛(niu)力俱尽,东方殊未(wei)明。
译文:
春雨已下得很充足(zu)了,以致连高处的田(tian)里也存满了一(yi)片白茫茫的水,为(wei)了抢种,农民披着蓑(suo)衣冒着雨(yu),半夜就来田(tian)里耕作。
等到人(ren)和牛的力都(dou)使尽的时候,天(tian)还远远未(wei)亮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