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(shao)时无心懂真心,壮时(shi)无能便是非(fei)的意思是:少年的时候(hou)没有真正的能够理解(jie)真心的心,而老(lao)大了以后却没有能力(li)去付出真心(xin)。正当你(ni)要用心的时候,恰巧会发现真心(xin)无以为用。这两(liang)句是开悟以后(hou)的境界。无心可用是因(yin)为没有障碍、没有牵挂和(he)自我的执着。
1、恰恰用(yong)心时,恰恰(qia)无心用
解(jie)释:正当你要(yao)用心的时候,恰巧(qiao)会发现真(zhen)心无以为用。
这两句是开悟(wu)以后的境界。无(wu)心可用是因为(wei)没有障碍、没有牵挂和(he)自我的执着。但无心(xin)并非没有(you)智能的功能和作用(yong),其作用就是(shi)在悟后的待人接物、处(chu)世应对、工作思考等等(deng)。所以开悟以后(hou)的无心并不等于(yu)白痴或脑中一片(pian)空白,反而是绝对正确(que)地、恰到好处地发挥心(xin)的功能。
2、无心恰恰(qia)用,用心恰恰无。
解释(shi):真的无心恰恰有用,用得很自(zi)在;运用(yong)自如却没有感觉到有用(yong)什么东西(xi)。
这是(shi)智慧的极高境界。就(jiu)像练武之人说无(wu)招胜有招(zhao),练到很(hen)高的境界时(shi),真的是乱七八(ba)糟都是招数。智(zhi)者没有自(zi)私自利、自(zi)大自卑等的愚痴(chi)迷狂心,正好用无染(ran)无垢的慈悲心来为(wei)一切众生积极(ji)服务;经常为了利乐(le)他人而忙(mang)得席不暇暖,不知老之(zhi)将至,还像是(shi)一个无事(shi)要做、无人干扰的大(da)闲人。
出处:禅宗(zong)的法融禅(chan)师所作。这是一首开(kai)悟的诗。原文(wen)是:“恰(qia)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(yong)。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”。
扩(kuo)展资料:
法融(rong)(593-657),禅宗(zong)牛头派的创始人,俗姓(xing)韦,润州延陵(江苏丹阳县延陵镇)人。十九岁即(ji)尽通经史,因阅《般若经》,遂皈信佛法。后入(ru)茅山,依炅法(fa)师出家,二十年中(zhong)专精匪懈,入大妙门。唐太宗贞观十七年(643),法融于牛头山幽(you)栖寺北岩下别立禅室,潜修禅观,净侣四至,百有余人。
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闻之(zhi),往付顿教(jiao)法门。以牛头山为中心(xin)之法系遂称为牛头宗,自法融至慧(hui)忠,称为牛头(tou)六祖,盛极一时,入宋(song)以后渐衰。贞观二十一(yi)年,法融在(zai)幽栖寺开(kai)讲《法华》。高(gao)宗永徽三年,应(ying)请至建业讲《大品般若(ruo)》,后又讲《大集经》。显庆元年(nian),应请住建(jian)初寺,次年正月(yue)二十三日示寂(ji),寿六十(shi)四,腊四十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