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体会铁杵成针文言文停顿划分

2021-09-10 12:39:15 阅读(50) 陶然歌词网

铁杵成针文言文停顿划分

  铁杵成针文言文停顿划分是:一个成语,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工夫,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。是褒义词,可做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。出自何艺浩之手,明朝郑之珍的《目连救母刘氏斋尼》好似铁杵磨针,心坚杵有成针日。

  《铁杵磨针》停顿(以/标注):

  磨针溪,在/眉州/象耳山/下。世传/李太白/读书/山中,未/成,弃去。过/小溪,逢/老媪/方/磨/铁杵,白/怪而问/之,媪/曰:“欲/做/针。”白/曰:“铁杵/成针,得乎?”曰:“但需/工深!”太白/感/其意,还而终/业。媪/自言/姓武,今/溪旁/有/武氏岩。

  铁杵磨针(tiě chǔ mó zhēn )是一个成语,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工夫,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。是褒义词,可做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。出自何艺浩之手,明朝郑之珍的《目连救母·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,心坚杵有成针日。”

  典故:

  本文出自《方舆胜览》,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,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,对自己的触动很大,终于发奋读书,最终学有大成。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就出自这个故事,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。

  原文:

  磨针溪,在眉州象耳山下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过小溪铁杵磨针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媪自言姓武。今溪旁有武氏岩。

  注释:

  1眉山:古地名,今四川省眉山一带。

  2世传:世世代代相传。世,世世代代相承的。传,流传。

  3成:完成,实现。

  4去:离开。

  5.逢:遇见,遇到。

  6.媪(ǎo):对老年妇人的尊称。

  7.方:正在。

  8.铁杵(chǔ):铁棍,铁棒.杵,压米或捶衣用的棒,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.

  9.欲:想要.

  10.感:被......感动.

  11.还:返回。

  12.之:代词,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。

  13.卒业:完成学业。

  14.今:现在。

  15.氏:姓。

  16.太白感其意: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了。感,感动。意,心意,意图。

  译文:

  磨针溪,在眉州的象耳山下。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,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。他路过一条小溪,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,(他感到奇怪)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。老妇人说:“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。”老妇人却说:“只要下了足够的功夫,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。”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,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。那老妇人自称姓武。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。

上一篇:解说为善至乐的善和乐是什么意思

下一篇:讲解初秋的诗句

推荐阅读:

  • 评释宁缺毋滥是什么意思?

    评释宁缺毋滥是什么意思?

    宁缺毋滥的意思是:宁愿空缺,也不要不加筛选,得过且过。语自清李绿园《歧路灯》。造句是她一直坚持宁缺毋滥,相信最好的值得耐心等待。偏偏最后掉下的红苹果,通常是酸的。而惊心动魄的伟大爱情,通常不是等的。宁…
    2021-09-10 阅读(40)
  • 说说砥砺前行不负韶华的意思

    说说砥砺前行不负韶华的意思

    砥砺前行,不负韶华的意思是:在困难、磨砺中努力前行,不辜负我们的美好年华。多用在青年人身上,在正值美好时光的时候要努力拼搏不怕困难,迎难而上。砥砺:磨刀石,也做磨炼锻炼,用来表示革命意志,也可以表示相…
    2021-09-10 阅读(23)
  • 介绍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是什么意思

    介绍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是什么意思

   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的意思是:泛指红军队伍。作者自注“三军”为:红军一方面军,二方面军,四方面军。原文: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…
    2021-09-10 阅读(46)
  • 讲述落落大方什么意思啊

    讲述落落大方什么意思啊

    落落大方的意思是:落落大方是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。郭沫若现代《蔡文姬》第四幕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。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。近义词有举止高雅、彬彬有礼、雍容典雅。反义词是局促不安、扭扭捏捏、心神不定。…
    2021-09-10 阅读(33)
  • 推荐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什么意思

    推荐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什么意思

    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的意思是: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,嫦娥孤单地在月宫住着又有谁与她相伴?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《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》,诗人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,在时间和空间的主…
    2021-09-10 阅读(6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