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解答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是什么意思?

2021-08-01 15:49:19 阅读(30) 陶然歌词网

  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的意思是: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,想说出来,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。真意不应译为真心实意而应译为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。辨不应译为辨别,而应译为辨识。这句诗出自东晋陶渊明的《饮酒·其五》,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,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,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。

    原文:

  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
  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
  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
  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
  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
    赏析:

  大致在魏晋以前,以儒家学说为核心,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“天”的支配下。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,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。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;在文学创作中,相应地有了所谓“人的主题”的兴起。但个性觉醒,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,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。首先,也是最基本的,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。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:“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”(《古诗十九首》);“自顾非金石,咄唶令人悲”(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);“人生若尘露,天道邈悠悠”(阮籍《咏怀诗》)。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,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。

  但是,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(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),在不同的阶段上,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。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,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。所以到东晋末,在玄学的背景中,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,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,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。这在他的这《饮酒》第五首之中,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。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、精微的结构、高远的意境、深蕴的哲理,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。

上一篇:聊聊祸患积于忽微全文翻译

下一篇:理解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什么意思

推荐阅读:

  • 注解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是什么意思

    注解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是什么意思

   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的意思是:原句是妇人弱也,而为母则强。孺子弱也,而失母则强。第一句妇人弱也,而为母则强是指女人的身体柔弱。但当她有了孩子以后,因为天性的母爱。常常会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。第二句孺…
    2021-08-01 阅读(38)
  • 理解素之一忽则嫌白,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

    理解素之一忽则嫌白,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

    素之一忽则嫌白,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是: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。那雪白的蓑毛,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,那铁色的长喙,那青色的脚,增之一分则嫌长,减之一分则嫌短,素之一忽则嫌白,黛之一忽则嫌黑。真让人惊叹白鹭…
    2021-08-01 阅读(27)
  • 说明用典的诗句

    说明用典的诗句

    用典的诗句有:1、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2、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3、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4、楼船雪夜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5、相顾无相识,长歌怀采薇。6、旧时王谢堂前燕,…
    2021-08-01 阅读(26)
  • 理解北史傅永列传文言文翻译

    理解北史傅永列传文言文翻译

    《北史傅永列传》文言文翻译:傅永,字修期,清河人。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和张幸从青州进入北魏,不久又回到南朝。有力气才干,勇猛过人,能用手抓着马鞍,倒立起身子驰骋。二十多岁时,有位友人给他寄一封书信,他却…
    2021-08-01 阅读(34)
  • 注解静水流深,沧笙踏歌的意思

    注解静水流深,沧笙踏歌的意思

    “静水流深,沧笙踏歌”出自宋风的诗歌《轻风物语》,原文如下:静水流深,沧笙踏歌,如花美眷,只缘感你一回顾,使我常思朝与暮。转身后,一缕幽香远,逝雪浅,春意浓,笑意深。一叶绽放一追寻,一花盛开…
    2021-08-01 阅读(2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