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杨家将尽人皆知,这(zhe)是评书和影视大力宣传的结果。杨家将真的很厉(li)害吗?有一将门传五代(dai),保大宋百年,比(bi)杨家将还厉害,但仍比北宋第一将门(men)差得远,可知杨(yang)家将在北宋的排位如何。
此将门名为“曹家将(jiang)”,第二代掌门为北(bei)宋开国名将曹彬(931年-999年)。曹彬深得(de)宋太祖赵匡胤信任,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(lao)。去世后追赠中书令、济阳郡王,谥(shi)号“武惠”。因(yin)为曹彬是北宋开国名将,也就奠定了“曹(cao)家将”的基础。古有“父以子贵”之说(shuo),曹彬为北宋开国(guo)大将,其父曹芸自然被奉为“曹家将”第一代掌门。曹芸也(ye)是一个大将,官至成德军节度都(dou)知兵马使,追封魏(wei)王。
曹家将第(di)三代为曹彬之子曹璨、曹(cao)玮,曹璨官至河阳节度使、同平章(zhang)事,谥号武懿,曹玮(wei)官至彰武军节度使,谥号武(wu)穆,后世尊为“曹武穆”,很是著名。
曹家将第四代为曹(cao)彬之孙曹佾(曹玘之子),官至诸军节度使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shi),封济阳郡王,死后追(zhui)封沂王。曹牷(曹琮(cong)之子),官至皇城使(shi)、嘉州防御使。
曹家将第五代为曹彬(bin)曾孙,曹评(曹佾之子),官(guan)至指挥使、节度使。曹诱(you)(曹佾之子),官至观察(cha)使、节度使,谥号忠定。
曹家将第五代已是宋哲宗赵(zhao)煦年间,此时距(ju)北宋建国已近百年,从曹彬起,曹家将保了大宋一百多年,比杨(yang)家将还厉害。
杨家(jia)将保了大宋多少年(nian)呢?杨家将只传了三代,第一代杨业,第二代杨延玉、杨延昭,第三代杨延昭之子杨(yang)文广。杨业是半路(lu)保大宋。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宋太宗征讨北汉,杨业随(sui)北汉皇帝刘继元降宋,被任命为右领(ling)军卫大将军。从此杨家(jia)开始保大宋,杨文广卒(zu)于1074年,杨家将保大(da)宋不足百年。
曹家将比杨家将厉害,但仍比北宋第一将门差(cha)得远。因为除了杨家将、曹家将(jiang),北宋还有姚家将、种(zhong)家将、折家将。
姚家将共传四代。第一代姚宝,第二代(dai)姚兕、姚麟,第三代姚雄(xiong)、姚古,第四代姚平仲。姚(yao)平仲是宋钦宗时猛将,姚家将到他这辈,已(yi)保大宋百余年。
仲家将共传五代(dai),终北宋之一朝,世人称之为“山西名将”。第一代种世衡,第二代种诂、种诊、种谘、种詠、种谔、种说、种记、种谊(yi),其中种诂、种诊、种谔被称为“三(san)种”。第三代种朴、种师(shi)道、种师中、种师(shi)闵等人,第四代有种浩、种溪等人。
折家将是(shi)延续时间最长的将(jiang)门,位居宋朝将门榜首,堪称“北宋第一(yi)将门”。折家将共(gong)传七代,纵贯两宋。折家将第一(yi)代为折德扆、折德愿兄弟。第二(er)代是折德扆之子折御勋、折御卿兄弟。第三代是折惟信、折惟昌(chang)、折惟忠兄弟。第四代有折继世、折继祖、折(she)继闵等,第五代以折(she)克行最为著名,第六代有折可大、折(she)可存、折可适、折(she)可求等人。第七代有折彦质、折彦野、折彦文等人。到折彦质(约1080—1160)时,已是南宋,金(jin)军攻打开封时,与姚古、种师中率(lu)兵勤王,在南关(guan)、黄河等地与金兵血战(zhan)。后任知枢密院事,与岳飞、韩世忠等(deng)协力抗敌,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(gui)中原为恨。折家(jia)将传二百多年,代代出名(ming)将,真正是第一将门,北(bei)宋将门没人能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