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(da)家在机场办理托运时,有没有(you)好奇过这个问题。
被皮带运(yun)输走的行李箱去了哪里?为什么(me)在重新拿到时呈 它往往会带着伤痕(hen)呢?在贴上标签后(hou),行李箱就开始了长长(chang)的传送旅途。首先是(shi)“行李管理系统”,在这里,托盘(pan)会带着行李前往对应的航(hang)班通道。等运送(song)到了大概一半的位置,行李可能会经(jing)历一次“安检”。说到这,我忽然想(xiang)起来一件事情,为什(shi)么在机场安检时,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(pin)总要拿出来单独检查呢?
我们不妨来(lai)看一下工作人员眼(yan)中的行李箱,在X光的照射下(xia),物体的轮廓暴(bao)露无遗。为了方便辨认,安检仪(yi)会将不同材质的物(wu)品处理成不同颜色。比如食物、服装(zhuang)等有机物体呈现(xian)出“橙色”,刀(dao)具、钥匙等无机物则(ze)显示出“蓝色”。因为机场托运(yun)流程电脑的内部(bu)结构复杂,得到的图(tu)像也比较混乱,再加(jia)上有的电脑是全金属的(de),呈现出来的都是暗区,这不就给(gei)了危险分子可乘之机,一旦把(ba)刀片嵌在改装后的电脑里,即(ji)使是专业人员,也很难辨认出(chu)来。因此在许多(duo)地方,都会对电脑进行单独安检(jian)。
话(hua)说回来,在经过安检系统后不(bu)久,行李就到达了“分拣系(xi)统”。在这里,箱子会顺着对应航班(ban)的滑梯进入到地库当中。到此(ci)为止,智能分配的阶段就结束了。工作(zuo)人员会将行李一件(jian)一件地搬上拖车,然后再集中送往机(ji)坪。
如果你坐在窗边(bian),或许还能看到皮带运输行李的画(hua)面。一般来说,机(ji)舱里会有一名员工专门负(fu)责摆放行李,站在门口的员工会通过滑(hua)道将箱子一件一件地扔进去。看到这,我又想起来一个(ge)问题。既然飞机(ji)这么能装,为什(shi)么托运的行李一定要限制重量呢?
这就跟飞(fei)机的平衡息息相关了。要知道(dao),在起飞之前,专业(ye)人员会根据飞机的“最大重量(liang)”、“最大着陆重量”和“最(zui)大起飞重量”进行载重平衡(heng)计算。然后再调整舱内货物以及行李(li)的重量平衡,以(yi)此来保障飞机的安全。同样(yang),乘客的体重也被计算在内,因(yin)此 “飞机上不(bu)让擅自更换座位”。想(xiang)象一下,几个人小(xiao)范围的移动还可(ke)以接受,要是有几十号(hao)人一起从机尾跑到机头,那(na)飞机不就翻了。
回到正题,在抵达目的地后(hou),行李又要经历“皮带——人工——拖车——人工——皮带”的过程,才回到(dao)我们手中。相信看到这,也就不难理(li)解,为什么行李箱在托运之(zhi)后 总会带着伤痕了。这(zhe)又是滑滑梯,又是好几(ji)次人工搬运的,能不损坏都算是(shi)非常幸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