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期,风起(qi)云涌,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人(ren)物,不管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,还(hai)是骁勇善战的关羽、张飞,都是出(chu)自这个时代。汉朝(chao)末年,天下大乱,曹操(cao)和孙权两人各自佣(yong)兵一方,而各路诸侯也(ye)蠢蠢欲动。
远在豫州的刘备是汉朝皇室的(de)后裔,在这以实力说话(hua)的时代里,奈何刘备自身的实力实在是(shi)太弱了,所以他不得不依附于多个(ge)诸侯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坚持(chi)以德服人,各处去招揽贤才。他曾听闻(wen)徐庶提起南阳有个名叫诸葛亮的(de)人,这个非常地有学识,于是刘备就决(jue)定去拜访诸葛亮并恳请他出来辅佐自己(ji)。
等到刘备第一(yi)次去拜访诸葛亮时,他们连诸葛亮的人影都没见到,只得(de)无功而返;第二次去拜访时,天上(shang)下着大雪,十分地寒冷(leng)。刘备带着结义兄弟关羽和张(zhang)飞一起,再次决定去拜访诸葛亮,然而(er)这次依然是无功而返。关羽和张飞就不(bu)干了,认为诸葛亮恐怕(pa)是一个徒有虚名的(de)人,不值得刘备这样的礼遇,就(jiu)劝刘备回去,不要在这里浪费过多(duo)的时间。刘备不以为然,但是见不到(dao)诸葛亮,刘备只得暂时回(hui)去了。
第三次,刘(liu)备依然还是带着结拜兄弟前去拜访,这(zhe)一次,诸葛亮在家里,只是在休息,刘备不愿打扰诸葛亮(liang)休息,就一直在外面等(deng)候,直到诸葛亮醒(xing)来后才开始他俩的谈话。刘(liu)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,诸葛亮也就(jiu)自己的想法提出了相应(ying)的建议,并发表了一篇文章,也就是著名《隆中对(dui)》,他俩的谈话就当时天下(xia)大势和社会发展进行了(le)详细的讨论。
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(zhu)葛亮传》里记载:亮躬耕陇亩,好(hao)为梁父吟。身长八尺。
说到这里,我对这些古人的(de)身高产生了一丝好奇,身长八尺(chi)是多高?不仅如此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(zhong),对关羽是这样描述的:身长九尺,髯长两尺。对张飞的(de)描写也是身长八尺(chi),豹头环眼。还有在《三(san)国志》中记载的刘备的(de)身长是七尺五寸,垂手下膝。
为(wei)什么老是有人认为古人身(shen)高“二、三米”?那么对于(yu)古人身高描写的这些七尺、八尺如果(guo)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换算过(guo)来究竟有多高呢?
我们(men)很多人都认为古时候这些人长得都又(you)高又壮,或许是按照现在的长度单位标(biao)准来看的,现在的一尺就等于三(san)十三厘米。三国中有那(na)么多的人物都有确切(qie)的身高描写,如(ru)果把他们的身高按照现在的长度单(dan)位来换算一下:诸葛亮身长八尺,一尺等于三十三厘(li)米,八乘以三十三等于二(er)百六十四厘米,换算过来就是2.64米。
关羽就更高(gao)了,他身长九尺,髯长(chang)二尺,九乘以三十三等于二百九十七(qi),就是2.97米,胡(hu)子长都快一米六,关羽这身高都快接近(jin)三米了,能不高吗?张飞身长八尺,那(na)换算过来跟诸葛亮差不多高,也是(shi)2.64米,刘备要稍(shao)微矮那么一点,身(shen)长七尺五寸,换(huan)算过来就是七点五乘以三十三等于(yu)二百四十七点五,也就是2.475米,相比起前面那(na)几个人相对来说是(shi)矮了那么一点,但是在我们(men)现代人看来这已经算是巨人了好吧。
说来也怪(guai),在《三国演义》里面(mian)这些人还不算高的,这里(li)还记载了一个人,说是这个人“身长(chang)二丈余,脚迹长(chang)三尺二寸。”按照现在的换算来(lai)算,一丈等于十(shi)尺,三尺约等于一(yi)米,二丈多不就是六米多?这不就是个巨人嘛(ma)。
看那些各种古籍里记载(zai)的人物身高差不多都是两米以(yi)上,古时候的人(ren)真的都这么高嘛?显然这是不大(da)可能的。之所以现在很多人(ren)都觉得古人高,是因为在换算过程(cheng)中度量衡得古今差异造成的。那(na)么那个时期的人们是按(an)照怎样的标准来测量这些人的身高的(de)呢?其实在各个朝代“一尺(chi)”的长度都不一样,所以才会(hui)造成身高上的差异。
古时候由于生产技术(shu)的落后,那些刻有长度的刻(ke)度尺不可能准确无误地(di)批量生产出来,也(ye)不可能及时地传到全国各地,还有就是在古代经常改朝换(huan)代,每个朝代都有他自己不同的度(du)量衡。
其实早在(zai)商周时期,就已经出现了测量长度的骨(gu)尺和牙尺,后来春秋(qiu)战国时期,天下大乱,各路诸侯(hou)拥兵一方,形成了许多个的小国家,这(zhe)些小国家在一些能人志士的辅助下强(qiang)盛起来了,而秦(qin)国最开始也是这样一个小国家。在商(shang)鞅变法之后,秦国迅速强大(da)起来,成为了那个(ge)时期的霸主,最后一统六国。秦始(shi)皇统一六国之后,推行法制,统一度量衡。
这个时候,新建立的大秦帝国大(da)体还是沿用旧制,而关于度量并(bing)没有太多的记载,但是有出土的(de)商鞅铜方升为依据,可(ke)以确定秦朝一尺的大(da)约长度。商鞅铜方(fang)升全长18.7厘米,升纵7厘米(mi),横12.5厘米,深2.3厘米,容积(ji)202.15立方(fang)厘米,重0.69千克,上(shang)面刻有铭文七十五字。这是中国度(du)量衡史上的标志性器物,这种将度(du)与量统一到相同的标准,在度量衡史上(shang)具有重大的意义。而由这件商鞅铜方(fang)升可以精确测得商代每尺的标准值是现(xian)在的23.2厘米。
这件商鞅铜方升距今已(yi)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,在这段漫长的(de)时间里难免会有一些磨损(sun),再加上那个时代的铸(zhu)造技术也会有所差异,再结(jie)合东周出土的铜尺,学届一(yi)般将秦尺的长度推定为23.1厘米。
然而强盛一时的秦国却(que)只历经二世而亡(wang),随后刘邦建立(li)汉朝,基本上沿袭了秦朝(chao)的各种制度,包括度量衡等。而在汉(han)朝这一时期,根据出土的文(wen)物来看,已经有了(le)各种材质的尺子了,有铜尺(chi)、铁尺、木尺、还有(you)竹尺等。
而这些出土的尺子(zi)中,大部分的长度是(shi)在23、0厘米到23.2厘米之间,与秦尺子的长度十分接近,加(jia)上汉承秦制,也可以推(tui)断出汉朝尺子的长度也是23.1厘米。
到后来,在1992年江苏省扬州(zhou)市邗江区甘泉乡的一座东汉墓里(li),出土了一件文物:铜卡尺。这个铜卡尺跟现代的游标卡尺(chi)有着相似的外表(biao),但并没有现在的游标卡尺(chi)这样精确。经过推算,这个(ge)卡尺的标准长度也是23.1厘米。
黑法恶鬼情降那么根据汉朝这(zhe)个尺子的标准,再来看一看(kan)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这(zhe)些人物究竟有多高,还是(shi)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人均(jun)两米多呢?
《三国志》里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,按照汉朝出土(tu)的那个尺子的标准长度来(lai)计算,八尺就应该(gai)是八乘以二十三点一,就等于一(yi)百八十四点八厘米,换算过来大约(yue)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五的样子。就这身高,放到现在,那就是妥妥(tuo)的男神身高啊。
《三国演(yan)义》里关羽身长(chang)九尺,髯长二尺,按照汉朝尺子的(de)标准来计算,就应该是九乘以二十三(san)点一,等于二百零七点九厘米,胡子长四十六点二厘米,关(guan)羽的身高换算过来就是现在的两(liang)米一左右,胡子也挺长的,差不多(duo)半米了,同样这身高在(zai)现代来说也算高的了。
那么(me)以此类推,张飞的身高就应该(gai)跟诸葛亮差不多高,也是一米八五左右。按照《三国演义》的记载,刘备的身(shen)高相对来说要矮一点,是七(qi)尺五寸,计算出来就是一百(bai)七十三点二五厘米,换(huan)算过来就是一米七三左右。
按照这样换(huan)算过来的身高来看,其实古人的身高跟(gen)我们现在的人也差不多,之所以会有那(na)么大的误差,不过是朝代更替,每(mei)个朝代使用的度量衡不一(yi)样而已。
感谢大家的阅(yue)读,祝朋友们身体健康,家庭和睦,心想事成,万事如意,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,可以给文(wen)章点个赞,关注一下吗,每天都会(hui)给您带来好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