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谈论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什么意思

2021-09-29 10:41:42 阅读(25) 陶然歌词网

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什么意思

  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的意思是:国家的重大事务,在于祭祀与战争。祀:祭祀。戎:军事,战争。这是《左传》里的话,见于成公十三年,出自刘康公的一段说辞。祀即祭祀活动,在传统社会是为祭礼,仪式庄严而隆重。戎则是军事行动,对一国而言,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战略举措。

  事情的起因是晋侯要攻打秦国,派特使郤锜向鲁成公借兵,但这位郤锜在行事的过程中,不够恭敬有礼,因此遭到孟献子的非议。孟献子是鲁成公的高级副手,遇有朝拜周王等重要事宜,每与之同行。该孟氏批评郤锜说:“礼,身之干也。敬,身之基也。郤子无基。且先君之嗣卿也,受命以求师,将社稷是卫,而惰,弃君命也。不亡何为?”

  等于说郤氏的失礼不敬有负君命,无异于自己找死。因为在孟氏看来,礼的重要相当于人的躯干,而敬则是人的立身之地,失礼不敬将导致无以立足。何况这位特使郤锜是晋景公的上卿之子,现在又作景公的儿子晋厉公的上卿,是为“嗣卿”,地位不可谓不显要。越是地位显要的官员如果行事不敬,后果越发严重。

  而当同年三月,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,会同刘康公、成肃公准备一起伐秦的时候,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,也发生了失礼不敬的行为,这引起了刘康公的强烈不满,大发议论说:“吾闻之,民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谓命也。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,以定命也。

  能者养以之福,不能者败以取祸。是故君子勤礼,小人尽力,勤礼莫如致敬,尽力莫如敦笃。敬在养神,笃在守业。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,祀有执膰,戎有受脤,神之大节也。今成子惰,弃其命矣,其不反乎。”这段议论的名句便是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。

  祭祀的目的大致有三种:

  1、用祭祀弭灾。弭灾即消灾。灾指狂风、暴雨、久旱、山崩地震、瘟疫等自然灾害和战争、盗贼、政变等人事灾害。遇有灾害发生,齐人常常进行祭祀,以达到除害之目的。

  2、用祭祀求福。求福的内容很广,如农业丰收、畜牧旺盛、渔猎多获、战争胜利、生儿育女、健康长寿等,其中最主要的是祈求丰收,古人称为祈年。

  3、用祭祀报谢。报谢把是为了报谢神灵的恩赐。

  祭祀反映古人对于天地,神明,自然界,先祖等等的敬畏和崇拜,同时也反映古代社会的迷信思想。

  战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统治者对于武力征伐的崇尚思想。

上一篇:知晓本是青灯不归客,却因浊酒恋红尘.什么意思

下一篇:知晓刘颇当机立断文言文翻译

推荐阅读:

  • 概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什么意思

    概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什么意思

  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意思是:初做官的人一开始是想做清官的,但清了三年之后由于受了官场腐败的同化,实在熬不住了,便开始大捞起来。“三年清知府、十万雪花银”,这里头毕竟有个“清”字。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48)
  • 关于黎明前的黑暗什么意思

    关于黎明前的黑暗什么意思

    黎明前的黑暗意思是:本意是说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深邃最浓郁的黑色。这句话的引申义是说:我们要善于等待、善于守候、善于忍受。做一件事情,往往在最接近崩溃的时候却是转机的开始,忍受过去了,光明也即将来临。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46)
  • 概述大王何操来翻译

    概述大王何操来翻译

    大王何操来翻译为: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?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鸿门宴》,原句为:大王来何操?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,本文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的描写,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。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31)
  • 评释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意思

    评释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意思

    一畦春韭绿,十里稻花香的意思是:一畦畦韭菜在春风中长得翠绿,一片片稻田散溢着花粉的清香。出自清代曹雪芹的《杏帘在望》,这是林黛玉代贾宝玉作的一首五律,诗中所描绘的,是大观园浣葛山庄迷人的景致,诗题是由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35)
  • 浅析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意思是什么

    浅析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意思是什么

   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意思是:一棵大树的长成仅仅需要十年,但是人才的培养却要困难得多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。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。因此,这句话寓意着国家、民族、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,才能得以接续、繁衍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2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