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甘肃企划平台-甘肃企划行业交流平台 > 正文

这些相关个人信息要留意 小心个人金融信息泄露

2021-02-22 15:45 陶然歌词网

“卡还在,钱被盗刷了”“刷卡单随手遗弃,遭遇钱财损失”“为礼品填网络问卷,遭遇电话骚扰”……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,其背后多半与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有关。

当下,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广泛收集者、使用者,但一些机构对消费者的金融信息保护却不容乐观。近期,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文章指出,某些头部互联网平台在格式条款、信息收集和使用、营销宣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。

快来一起了解部分机构采集个人金融信息的常用“套路”吧,助你擦亮眼睛,“反套路”。

1、“条款”内容繁多、专业性强,消费者被过度收集信息而不自知。

在手机上注册金融类应用软件时,往往会出现以格式合同形式发布的相关条款及隐私权政策声明,要求用户同意授权。然而,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读过这些内容繁多、专业性很强的“条款”。即便消费者仔细阅读了条款,如果不同意,往往就意味着不能使用该软件。

殊不知,在实际执行中,这类条款往往过度收集了金融消费者的信息。除了一些必要信息之外,不少互联网平台额外收集了金融消费者的身份信息、交易信息、资产负债信息、诉讼信息、履约信息及履约能力判断信息等。

在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相关人士看来,一方面,互联网平台对信息收集范围掌握绝对“话语权”,收集的“必要信息”范围过宽;另一方面,消费者对互联网平台收集的信息内容也许并不真“知情”,也并非真“同意”。

为此,今年1月人民银行公布的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规定,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“最少、必要”的原则,不得过度采集。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,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、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,以及不同意采集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等事项。

2、过分追踪与收集用户“数字足迹”,“精准营销”的诱导性极强。

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遭遇:才搜索过某品牌新款手机,小贷公司的消费贷广告就出现在眼前;刚在朋友圈赞美过一位明星的颜值,医疗美容整形和“美容整容贷”的推荐就翩然而至……

这些“精准营销”的背后,正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“充分掌握”。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商业利益驱使下,会过分追踪与收集用户“数字足迹”,不当使用数据驱动式营销策略。

在用户诸多“数字足迹”中,最具“含金量”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,包括账户信息、交易信息、信用信息等,这些信息可以构建起大型互联网平台的“信用”支柱。通过挖掘用户的金融行为,分析用户金融行为特征,大量推送金融营销广告,使“超前消费”“过度消费”被一些资信脆弱人群所接受。

当更多的高风险、低净值人群被吸引进入“无抵押消费贷”陷阱时,金融风险也就悄悄开始酝酿。因此,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提醒,要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合法、合规、合情、合理、适度的前提下挖掘信息价值,促进消费升级,而不是薅信息“羊毛”,更不能杀鸡取卵、竭泽而渔。

3、互联网平台提高了信贷的“可获得性”,却往往忽视“可负担性”。

借钱不用在亲朋好友面前“低声下气”,只需在互联网平台上申请贷款,便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。诚然,这提高了信贷的“可获得性”,但对于资信脆弱的人群而言,极大的诱惑背后却是容易被忽视的“可负担性”。

在课题组看来,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能脱离消费者保护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根基,要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树立“负责任金融”理念。

课题组建议,依法将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,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监管,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反垄断审查,规范大型互联网平台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等。

4、消费者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?专家建议:

(1)妥善保管银行卡、身份证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,切勿出租、转借他人使用;

(2)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网络上,勿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、账户密码、短信验证码、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;

(3)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,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,谨防个人信息被盗;

(4)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,留意相关授权权限,仔细阅读相关协议、合同条款以及填写个人信息,避免重要信息被非法使用;

(5)不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、ATM凭条、信用卡对账单等交易凭证,对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使用碎纸机销毁;

(6)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,如遇到此类情况应提高警惕,必要时立即报警;

(7)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, 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,防止身份证件复印件被移作他用。

上一篇:电影咖“下凡”电视圈 为何频频遭遇“滑铁卢”?
下一篇:2024年7月中国厨余垃圾处理器市场总结
  • 伍迪艾伦与亚马逊影业达成和解 协议内容有待宣布

    伍迪艾伦与亚马逊影业达成和解 协议内容有待宣布

    据外媒报道,大北农oa曾闹得沸沸扬扬的伍迪·艾伦向亚马逊影业提出高达6800万美元的赔偿诉讼一案,双方达成和解协议,协议内容暂未公开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有珠何须椟“最终双方都不是赢家。”2016年,丰台教委办公网亚马逊影业时任总裁…
    11-10
  • 谍战剧《慢马》第三季发布剧照 定档12月开播

    谍战剧《慢马》第三季发布剧照 定档12月开播

    北京时间9月27日消息,据外国媒体报道,加里·奥德曼、杰克·劳登、克里斯亭斯科特·托马斯等主演谍战剧《慢马》第三季发布剧照,定档今年12月1日AppleTV+开播,第四季此前也已经续订。该剧改编自米克·赫伦的同名间谍小说,主角是一群军…
    09-27
  • 邓紫棋工作室发布名誉侵权声明:立即删除侵权内容

    邓紫棋工作室发布名誉侵权声明:立即删除侵权内容

    8月6日,邓紫棋工作室在微博就演出单位侵犯邓紫棋名誉权一事发表声明。声明称,多家演出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和许可,使用邓紫棋的姓名、肖像、照片、影像、声音等素材,巨力网赚论坛以失实及误导性的言论进行宣传推广,使得邓紫棋的声誉遭…
    08-06
  • 格力申请双面女王商标,此前已推出售价近万元美容仪

    格力申请双面女王商标,此前已推出售价近万元美容仪

    新浪科技讯9月2日上午消息,天眼查App显示,近日,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“双面女王”“格力御龄魔杖”“格力双面女王”商标,国际分类涉及医疗器械、科学仪器,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。在今年8月举行的格力冰洗生…
    09-02
  • 曝王心凌与富二代男友分手 原因是男方花心爱玩

    曝王心凌与富二代男友分手 原因是男方花心爱玩

    据媒体24日报道,王心凌与富二代的科技新贵男友蓝蔚文已分手半年,原因则是男方花心、爱玩,对此,王心凌经纪公司天晴娱乐表示:“心凌现在虽然工作很忙,但很好。关于艺人的私事,我们不响应”。…
    10-24